骑楼设计灵感,让你快速get最in风格(聚焦现代化)
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省份,有一种造型独特的外廊式建筑格外惹人注目,它们就是被誉为建筑界混血儿的南洋风情建筑群-骑楼。骑楼一般高为2-5层,底层向内后退2-3米用作人行道,人行道的上方是连廊,可以遮风避雨。远远一看,二楼就像骑在一楼上面,故称骑楼。
骑楼是一种外来式建筑,主要存在于东南沿海省份,是当年中国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时带回来的阶段性产物,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建筑。同类型的建筑最早起源于2500年前的希腊建筑“帕特农神庙”,它的主要特征为立式的大柱子和厚重的顶盖。
16-17世纪初,英国人大举入侵印度,这种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物也一并被带到了印度。印度地处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,属于太阳直射区,常年都是暴晒高温。住在高纬度的英国人为了缓解印度带来的闷热和暴晒,只能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加上欧式的外廊用来遮风避雨,乘凉休憩,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。
这种造型奇特的建筑很快就得到新加坡总督莱佛士的青睐。十九世纪初,新加坡规定所有新建的建筑物前面,都必须留有一道约为5尺宽的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者走廊,这样既能遮风避雨,还能向外籍的商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。这种一栋接一栋盖有外廊的建筑被叫做店屋,上面主人下面开店,属于商住两用型楼房。很快,这种冬暖夏凉的建筑就在新加坡快速走红,随即风靡东南亚其他国家。
明末清朝时期,清朝大乱,经济崩溃,加上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需要华人开发,大批沿海居民背井离乡,去到了千里之外的南洋讨生活,也就是在那段时间,骑楼就随着华侨的往返在中国的沿海省份落地生根。
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口的骑楼老街。晚清时期,海口是当时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,也是整个海南岛对外开放的窗口,因此有大量的海口人到国外去务工。在南洋谋生的人挣到钱之后便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建设,最早从水巷口、博爱北路一带开始修建骑楼,慢慢蔓延到其它的街道,到现在已经拥有得胜路、中山路、新华路、解放路等一大片区的骑楼,大大小小共有600多栋,分布在海口的老城区。
现在,这些骑楼也成了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商业区。鳞次栉比的街边小铺连排摆开,门口的叫卖声混合着门口的人头攒动,仿佛还是当年的“骑楼林立,商贾络绎,烟火稠密”的繁茂景象。事实上,不管是哪里的骑楼,都能成为当地的特色商业区,正如厦门的中山路,广州的上下九,梧州的大东路,北海的珠海路等。
海南人爱喝茶,因此在这片古老的建筑群里还能看到不少的茶室藏匿其中。这些茶室大多没什么装修,简简单单的铺面摆上三五张桌子,就是一个十佳的聊天居所。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在悠久的骑楼衬托下,颇有一种悠闲之感。
如今,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几乎不可能再重新修建,因此,这些经历了岁月沉淀的特殊建筑也变得弥足珍贵。勤劳的中国人被迫下南洋谋生,却在谋生的过程中成了文化的传播者,造就了这些具有时代记忆的景观。
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这些骑楼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,它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,也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将来,是需要我们去守护的城市记忆。
本文由沃克装修资讯网发布,不代表沃克装修资讯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xiu100.com/a/3169.html